有些孩子发音吐字不清,甚至在长大以后还有这种情况,那么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?
吐字的要领是首先字头要有力,字腹要饱满,字尾要归音,整个字音成“枣核型”,注意声调到位。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。
1.字头要有力:
首先,声母发音的过程中形成阻碍的肌肉要有一定的紧张度,阻气有力。
其次,咬字的力量集中在中纵线而不是满口用力。
再次,韵母起头的元音的唇形会“前移”到声母上,成为声母的“临时唇形”。
最后,要有“叼”东西的巧劲,不然还是会发音吐字不清。
2.字腹要饱满:
主要元音发音清晰完整、共鸣充分,在听感上有较为饱满的感觉。并且元音的开度要足够大,时值够长,使其响亮、圆润,有字音在口腔中竖着展开的感觉,仿佛整个字音在口腔中“立”起来了。否则舌位动程太小,声音缺乏圆润感。
3.字尾要归音:字尾处于口腔由开到闭,肌肉由紧渐松的阶段。在生活中发音吐字不清的原因比较常见的就是因为归音不到位。这是因为字尾多为开口度较小的音素,且在音节中所处位置较为弱势,在发音的过程中容易被弱化。因此在字尾归音过程中,要到位弱收、趋向鲜明。
4.“枣核形”的塑造和应用:“枣核形”是随着语言内容和情感的变化,随着语流中音节的疏密变化而不断变化的,其大小、浓淡、虚实都是不一样的。发音吐字不清要注意枣核形的塑造,实践中在追求吐字相对整齐的同时,又要错落有致,适合具体的语旨情境,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。
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来,就能够完美解决发音吐字不清的现象。